白城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政策解讀
一、項目背景
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,始終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堅持新發展理念,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,堅持既盡力而為、又量力而行,科學研究確定 2020 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。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、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下發了《關于申報 2020 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任務的通知》(建辦城〔2019〕70號)文件。經市委、市政府研究決定,在海綿城建設、老城區綜合提升改造的基礎上,實施白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。
二、指導思想
堅持以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決策部署和住建部 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關于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具體精神及省政府《城市管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動方案》為指導,以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、更舒心、更美好為目的,牢牢抓住國家關于老舊小區改造和《東北地區西部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》政策機遇,通過認真解決老舊小區配套設施破損老化、市政設施不完善、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等突出問 題,不斷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,著力提升城市形象品位,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努力將白城打造成集海綿、生態、智能、宜居為一體的東北西部區域中心城市。
三、總體原則
白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是白城市海綿城市建設(老城區綜合提升改 造)重大民生工程的拓展工程,既要對已改造小區進行完善提升,又要對改造的老舊小區分步驟、有計劃地實施改造。在借鑒海綿城市建設、老城區綜合提升改造經驗抓好工程高質高效建設的同時,要尊重群眾的意愿,順應群眾的期盼,堅持“先民生后提升”,確保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有序進行,平穩推進。實現“路要平整、綠要提質、燈要明亮、水要暢通、車要有序、線要規整、面要美觀、違章要拆除、設施要齊全、環境要優美、居住要安全”的改造目標。具體堅持以下原則:
(一)堅持黨建引領,依靠群眾的原則。充分發揮各區、街道、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,認真聽取居民百姓的意見,將滿足城鎮居民 需要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與小居民協商形成改造共識;調動廣大群眾和小區相關聯單位的積極性,共同參與老舊小區改造,以此讓居民百姓形成珍視改造成果,共同努力維護改造效果的自覺行為,實現決策共謀、發展共建、結果共管、效果共評、成果共享。
(二)堅持市級統籌,區級(行業)配合的原則。市級層面主要負責規劃設計、資金籌集、任務分解、統籌協調等工作;各區和行業(自來水、熱力、燃氣、電力、通訊等)部門,按照市級分解的任務做好配合工作,不僅要為施工建設提供良好的條件,還要為施工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,形成上下聯動有序、橫向互動到位,整體推進統一的保障機制。
(三)堅持公開透明,陽光操作的原則。白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關乎群眾切身利益,關乎社會和諧穩定,在具體操作中,無論是確定實施的整體工程,還是細化操作的具體項目,都將實行全面公開、透明操作,以公開促進公正、公平,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,確保每一項工程都做到按規章辦、按規矩干、按標準建,堅決杜絕“暗箱操作”。
(四)堅持深化“放管服”,無障礙運行的原則。此次老舊小區改造持續時間長,改造范圍廣,年度改造任務重。在保障依法審批的同時,通過不斷推進“放管服和只跑一次”改革來營造老舊小區改造的軟環境,做到“一站式”審批、一次性辦結。建立依法、方便、快捷的項目審批綠色通道,全力保障老舊小區改造快速推進,確保改造一項、完工一項、竣工驗收一項、百姓滿意一項,絕不留有任何“后遺癥”。
(五)堅持量力而行,穩步推進的原則。這次老舊小區改造資金主要來源是中央補助資金,嚴格依據不同年限上級資金支持的力度,摸好底、 算準賬,根據各個小區的實際,科學排隊,做好規劃,依次改造 。既要保證改造效果,通過當年的改造效果,最大限度地爭取上級對下年度的資金分配額度;又要保持社會平穩,確保將好事辦好。
(六)堅持一區一策,統籌實施的原則。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一項群眾愿望特別強烈的民生工程,同時也是一個發展工程。要針對不同小區的不同現狀和百姓的不同需求,確定改造內容。采取一區一規劃,一區一設計的辦法,制定改造清單;實行統一設計、統一改造、統一管理,要盡可能打破小區分割,實行集中連片改造。
(七)堅持先地下、后地上的原則。老舊小區地下管網復雜、破舊,供水、供氣、供暖、排水等多類管網疊加交織在地下,且基本都沒有可依 據的當年施工圖紙做支撐。改造量大、難度大,為了避免重復施工,反復挖掘地面,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必須采取先地下改造,再地上施工的辦法進行,在地下工程沒有完成的情況下,嚴禁進行地面建設,更不得在地下改造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就鋪設小區路面,做到地下、地上施工統籌實施,不打亂仗。
(八)堅持海綿元素,改造效果雙推進的原則。老舊小區改造要最大限度堅持海綿城市建設標準,在老舊小區內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引進海綿元素設計,并確保按海綿工程設計要求進行施工,實行“老舊小區改造 +海綿元素”建設模式,以此強化老舊小區改造效果。
(九)堅持建管同步,管理創新的原則。實行白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 程與創新完善城市管理治理機制同步進行,由各區承擔起物業管理主體責 任,讓街道或社區在物業管理上真正有責、有權、有力。建立社區黨組織、居民委員會、業主委員會、物業管理委員會等多主體共同參與的小區常態化養護管理模式,實施全市居住小區統一管理、統一維護,實現小區管理和維護無“死角”,打造維護老舊小區改造成果“白城特色”。
四、改造范圍
2020 年,在洮北區、經開區和工業園區等區域內進行老舊小區改造。 涉及 21 個小區、310 棟樓,改造總建筑面積 124 萬平方米,戶數 15097 戶。擬對居民進行征收補償安置,或者擬拆除新建方式實施改造的住宅小區 (含獨棟住宅樓),不列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。
五、改造內容
1.改善房屋功能。維修屋面防水;修復樓道燈;修繕破損的樓宇門、臺階、樓梯扶手;維修改造房屋外墻及公共樓道墻面;具備條件的設置門禁。
2.改造基礎設施。實施小區內道路修繕,優化對外交通通道,要滿足消防車、救護車、小汽車和垃圾車等的通行;維修改造小區內的供水、供 電、供氣、供暖、排水、通訊、有線電視等各種管線設施和計量設施,實施雨污分流改造,具備條件的修建綜合管溝、線槽,各種管線要堅持能入地盡可能入地,拆除原有明線、線桿;完善無障礙設施;配建化糞池;安裝小區安防設施,修復小區路燈,充分考慮未來 5G 網絡建設;劃置停車泊位;合理設置居民生活垃圾投放點,推進生活垃圾分類。融入海綿城市元素改造,建設雨水花園、生物滯留帶等設施。與居住區相關的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、通訊、供電、供排水、供氣、供暖、有線電視、停車場(庫)、 污水與垃圾處理等市政基礎設施的改造提升納入改造范圍。
3.改觀居住環境。拆除各類違章建筑物和違章設施;清理樓道雜物及各類小廣告;整治小區餐飲油煙污染;對原有垃圾道、垃圾池封閉、拆除,更換封閉式垃圾桶、垃圾箱;規范沿街建筑物立面;整治公共綠地,補栽花草樹木,對原有草坪、樹木進行改造提質,增加園林小品,盡可能做到“拆遷建綠、破硬復綠、見縫插綠”;有條件的小區,建設小區游園,安裝健身器材,增設休閑座椅等。打造“開門見綠、推窗見景”的小區景觀。
4.完善技防設施。小區安裝視頻監控系統,在小區主要出入口、小區周界、重要通道、公共設施、車輛集中停放區域設置監控探頭。視頻監控系統接入智慧公安系統。對已安裝視頻監控系統的小區應對現有設備及線路進行檢修,及時更換損壞設備。
5.注入文化元素。加強小區文化建設力度,通過建設文化墻、文化專 欄等形式,向老舊小區注入文化元素,提升小區品位。
白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2020年 白城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初步設計的批復 |